“杭州”一名源于“余杭”,且“余杭”远远早于“杭州”。
“余杭”作为地名,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,“杭州”之名出现于隋朝。
余杭之名,春秋时已见诸史籍,彼时先属越,后属吴,后复属越,战国中期属楚。
秦时置钱唐、余杭两县,属会稽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,废钱唐郡,改置杭州。“杭州”之名才第一次出现。州治初设余杭,次年移钱唐。
如今的“老余杭”是相对于“新余杭”,而被喊出来的。
建国初期,余杭县被撤销并入临安县,而后又从临安县划出来,与杭县合并为新的“余杭县”,新余杭县的县治在原杭县县城临平镇。
所以,为了区分新余杭(临平镇)和老余杭(余杭镇),故而约定俗成地将余杭镇称之为“老余杭”,老余杭一名由此而来。


余杭区原名余杭县。
余杭县地理位置特别,分东丶西两边,中间隔着杭州市。西边称老余杭,东边现在有人叫新余杭。
早先余杭镇为县府所在地,系政治丶经济中心,因地理位置毗邻临安,临安与安徽省交界,故迁都东面临平镇,靠近上海丶苏州等发达地区,有利于发展。
余杭县一度成为县级市,称余杭市,现在为杭州郊区,余杭区。
评论列表 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