仔仔细细看完了这姐妹俩的求学故事,我有了以下这几点看法,与大家交流:
首先,这姐妹俩的家庭条件非常好,这是她们能够取得学业阶段成功的首要条件。
这个“条件好”,既包括她们家的物质条件,也包括家庭教育的理念。
温州出商人,而且温州人好似天生就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。从姐妹俩的描述来看,她们的父亲,绝对不是一位普通的小商人,而是一位颇有身家的富商。不然,她们俩能和妈妈一起去环游世界,学会四种语言,而且,家庭又不给她们任何压力,让他们去补习这补习那,这样的家庭教育,既是理念,又是因为有底气,因为父母自信可以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其次,这姐妹俩如果是一直在国内上学,或许会一直是学渣,只能上一个很一般的大学,甚至都不一定能考上大学。
中国的数学学渣,到了美国,却能够上牛津大学数学系,看起来好似是美国的教育够厉害,实则本质上是美国的学生基础数学太差,致使中国的学渣也有机会成为美国的中学学霸。
亚洲人的基础数理化知识,本就比美国人厉害。但是因为美国有本事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去他们那里留学工作,所以,看似是美国人才很多,实则,所谓的“美国人才”其实是“世界人才”。
其三,在感叹美国的基础数学差的同时,我们也没必要沾沾自喜,因为,美国中学自然也有它的长处,那就是,重视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拓展,不像中国这样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。
其四,这姐妹俩的所谓“蜕变”,是因为人家有“别人家的父母”。当然,也不能否认这姐妹俩自己的努力。
作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,就不要去羡慕人家了,那些打算把孩子送出国外读书的普通家庭,更不能以这两姐妹为励志榜样,以为在国内成绩不好的孩子,只要送到美国去,就可以有奇迹发生。
根据自己孩子的天赋、智商,根据自己的家境,督促鞭策孩子努力奋斗,但是,不要对孩子寄予不切实际的希望,不要苛求孩子,更不要为了孩子的未来,拼上家庭的所有甚至是负债,让孩子负重前行,这些,都不是理智的做法。
让孩子在既自由宽松又严格有规矩的家庭氛围中长大,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爱,学会去爱这个世界,学会爱别人,让孩子懂得自强自立,健康快乐地长大,足矣。
杭州梅里探柿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,可以持续到春节前后。
梅里村的书记傅飞龙说,从去年开始,柿子就不去主动摘了,留在树上供观赏,这片美景可以从每年的10月下旬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。现在,正是梅里柿子的高峰游览期。
评论列表 (0条)